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增益控制闭环设计
摘 要:在双U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(CMF)原理研究的基础上,设计了实现驱动系统的物理闭环和增益控制闭环。增益控制单元作为增益控制闭环和物理闭环的共用环节,由增益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组成,前者检测来自物理闭环的振动幅度信息,并与设定安全值比较,后者根据比较结果利用场效应管的压阻特性来实现自动增益控制,以保证系统稳定工作。仿真结果表明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正确,预期功能实现良好。具体阐述了增益控制闭环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实体。
关键字: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;仿真;驱动系统;物理闭环;增益控制闭环;电路设计
在流量测量技术中,科里奥利质量流量测量技术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技术。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(CMF)可以精确地测量工业过程流量和流体密度,而且没有运动的机械部件及其带来的损耗,所以理论上讲CMF的使用寿命可以很长。在现代化学工业中,许多流量测量的应用中出现了以下的趋势:一些配方公式中给出的往往是原料的质量;对于一些昂贵的原材料需要十分精确的流量测量,以保证最大的产出和最小的浪费;要求生产流程中各部件具有高度可靠性。这样,CMF就成为最好的选择[1]。
1 双U型CMF原理
目前CMF一次仪表有多种外型,本次研究对象选定的是双U形管CMF。激振线圈驱动系统以固定频率驱动U形测量管振动,将长管处理成等长的两段:一端作为流体的入口;另一端为出口,并使之绕U形管中点转动。若管内没有流体,则两段管子的状态一样;若管内有流体,则由于质点在两段管内运动方向不同,在非惯性系中受到方向相反的科里奥利力。两段管子分别发生旋转减缓和加快的趋势,这样就产生一个相位差,这个相位差与管中流体质量有如下数学关系[2~6]:
式中:M为质量流量;θ为相位差;Ti为周期;Ks为流量管的角弹性模量;r为管子的半径;ω为管子的角速度;x为管子的长度。
由以上分析过程可知,科里奥利力是产生相位差的直接原因,CMF正是通过测量该相位差而获得质量流量信息的。因此在CMF一次仪表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是模拟非惯性参考系,以使得流体质点受到科里奥利力[7~10]。
2 CMF的系统结构
一个完整的CMF由一次仪表、变送器和用户操作界面构成,如图1所示。
一次仪表通过标准法兰盘连接在管路中,实时接收流体的质量流量、密度和温度相关的诸信息。由变送器对一次仪表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。
图1中的驱动系统(见图2)是用来模拟非惯性参考系的重要模块。该系统产生稳定的正弦信号,驱动一次仪表的激振线圈工作,并且该信号的频率必须能根据流体密度自动变化,这就要求驱动系统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a。能稳定地产生正弦信号;b。能跟踪频率的变化。因此,驱动系统应该是一个自激系统,其振动不依赖于外部频率,同时自激振荡幅度必须维持在合适的水平。
设计的驱动系统由两个闭环构成:其一是在U型管某一臂上的传感器和激振线圈之间通过支架实现的物理闭环;其二是用来控制激振信号幅度的增益控制闭环。物理环节必须解决两个问题:一是驱动波形必须有足够大的幅度和功率,因此必须有电压放大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,二是反馈回路应满足正反馈的条件,因此必须具备相位调节单元。
3 增益控制闭环各单元电路设计及其仿真
增益控制闭环以拾振器的输出为输入信号。由于拾振器的输入信号反映了激振信号的幅度,因此可以观察拾振器的某些参数来控制物理闭环的激振信号输出,避免激振信号幅度过大。可以通过整流器提取拾振器信号的幅度,通过该幅值与某预设幅度的比较来判断当前激振振幅是否过大,进而控制物理闭环的增益来规避振幅过大。
3.1 自动增益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及其仿真
由整流器提取幅度信号后,应产生自动增益控制信号,控制对物理闭环输入信号的放大倍数。该电路通过激振幅值与预设值的比较来决定输出,因此利用差分放大电路实现。但系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:当激振幅度等于预期幅度时,输出不能为零,因此传统的桥式差分电路不能用于此处。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满足需求。
该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满足如下关系
Vo=(1+R4/R3)V+-(R4/R3)V,式中:V+为正向输入电压;V为设定电压。
仿真表明:当负相输入V-(激振幅度)小于预设电压时,输出为正;当负相输入等于预设电压时,输出亦为预设电压;当负相输入大于预设电压时,输出电压不能立即为负,但也能让输出电压立即变小。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,可见该电路的输出能灵敏地反映激振与预设幅值的相对大小。
3.2 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电路设计
此单元电路同时处于增益控制闭环和物理反馈环中,设计时要综合考虑。物理反馈环中,该电路应具有普通的放大器功能,并可以调节在该反馈环中的增益;在增益控制反馈环中,该电路作为与物理反馈环的接口,通过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控制这一级的增益。上一级输出信号含有关于受控幅度的重要信息,因此考虑电压控制阻抗器件,设计原型电路如图5所示。
对以上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增益为
A=(1-α)(R5/R2)+(R5R4/(R6R2)),
通过调节电位器R1,可以调节物理闭环中的增益。增益闭环控制通过压控器件等效电阻R6的变化来实现:当激振幅度过大时,需要压阻器件的等效电阻R6自动迅速变大,以降低增益;当R6过小时,理论增益太大,会产生削幅现象,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改变α的值,进而使增益正常;由以上分析可见,只要选取合适的器件,使其压阻特性能满足特定的要求,就可以满足设计需要。而场效应管是典型的电压控制器件[7],能否由场效应管实现上述设想,关键在于针对场效应管阻值对控制电压VGS的反应来设计符合满足需要的场效应管。
3.3 场效应管的选择及限幅电路的引入
当整流幅度大于预设值(即在VGS为负值)时,场效应管阻R6应迅速变得非常大,最好处于夹断状态,使得激振幅度能立即降低到合理水平;当整流幅度小于预设值时,此时场效应管应保持阻值稳定,增益控制电路的特性不随着差分放大输出幅度的变化而大幅变化。
上述要求仅依靠场效应管是无法实现的,需要在差分输出和增益控制间引入限幅电路,使得当经过高倍放大的差分输出为正时限定在某个幅度,而差分输出为负时能正常输出到VGS。设计如图6所示的限幅电路。
对于场效应管而言,当增益控制信号即VGS稳定在一个较小的正值时,要求其等效电阻R6较小。并不是所有场效应管都能满足这一点的,仿真发现,采用J308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能够满足要求。
3.4 增益控制闭环整体仿真
依照上述的设计思路,确定了增益自动控制闭环的结构。取V+=2.3V,差分放大器增益为21.2,限幅二极管为1N1418,增益控制输入幅值为200mV,增益控制电路最小增益为0.56,用国产场效应管3DJ3C[7]代替进口J308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。按预设结构搭建仿真电路,得到如表1的仿真数据。
将整流输出幅度VGCI与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幅值VGCO绘制为散点图,得到如图7所示的曲线。
由图7可知,当整流幅度低于设定电压2.3V时,输出稳定在1000mV左右,当高于2.7V时,输出稳定在112mV左右,正好对应于增益控制电路的最小增益。因此,设计的电路能较好地实现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。
增益控制电路同时处于增益控制闭环和物理反馈环中,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来自两个闭环的要求;在增益控制反馈环中,该电路作为与物理反馈环的接口,首先要产生包含比较信息的增益控制信号,然后根据该信号自动调节整体闭环增益;设计的主要难点包括:差分输入为零时输出不能为零;找到压阻特性满足设计需要的控制器件。设计在传统电路上进行了创新,并灵活选用电子器件和辅助电路,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难点。
实验结果表明,设计的电路能很好地服务于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驱动系统,使其稳定保持在振动状态。
参考文献
[1]LiuRP,FuentMJ,HenryMP,etal。Aneuralnetworktocorrectmassflowerrorscausedbytwo2
phaseflowinadigitalCoriolismassflowmeter[J]。FlowMeasurementandInstrumentation,2001(12):53263。
[2]BlickleyGJ。Massflowmetersshapeup[J]。ControlEngineering,1994,41(13):59262。
[3]BlickleyGJ。Coriolisforthemasses[J]。ControlEn2gineering,1995,42(7):40241。
[4]InoueA。Stabilizationofmetallicsupercooledliquidandbullcamorphousalloys[J]。ActaMater,2000,28(3):2792306。
[5]YokoyamA,YamonoK,FukauraK,etal。NanocrystalineZr2basedbulkglassyalloyswithhighflex2uralstrengthf[J]。MaterTrans,JIM,1999,40(3):101521018。
[6]OhnishiK,TomikawaY。Coriolisflowmeter,US,6847l6。[P]。2004206。
[7]MacL,InoueA。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Cr;Mo,Fe,TamodifiedPd。Ni。Cu。P
glassyalloyspreparedbycopper2moldcasting[J]。MaterTrans,2003,44(5):1882196。
[8]MaChaoli,InoueA,ZhangTao。Ultrahighperform2anceofTi2basedglassyalloytubesensorforcoriolis
massflowmeter[J]。NonfeITOUSMetSoc,2006,16(2):2022205。
[9]徐文福。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信号处理与驱动方法的研究[D]。合肥工业大学: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,2004。
[10]李哲英,骆丽,李金平。模拟电子线路分析与Mul2tisim仿真[M]。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8。
- 上一篇:浅析质量流量计的零点不稳定度 2016/1/6
- 下一篇:介绍2008版《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》检定规程 2015/12/31